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糜烂性胃炎

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英文名: acute erosive gastritis
发病部位: 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多发人群: 青年   中年  
治疗手段: 药物
并发疾病: 出血   急性胃穿孔   胃溃疡癌变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

病因

1、外源性因素(65%):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2、内源性因素 (35%):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严重休克可致5-羟色胺及组胺等释放,前者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直接损害胃粘膜,后者则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损害胃粘膜屏障。

检查

一、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急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常为多发性点状或弥漫性充血、糜烂,出血等;
(2)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二、实验室相关检查
(1)患者出现呕血或柏油样粪便提示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大便及呕吐物潜血检查呈阳性。
(2)幽门螺杆菌检测。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
(1)胃肠道钡餐检查由于内镜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不提倡进行胃肠道钡餐检查。钡餐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因为钡剂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内镜或血管造影检查,因而不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
(2)血管造影术在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时,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可对出血进行定位诊断,出血间歇时则常为阴性。

诊断

1.临床表现。
2.内镜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其他影像学检查。

治疗

1.药物治疗分为西药和中药。
(1)西药可静脉或口服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出血量较大时可口服凝血酶。
(2)中药可口服云南白药等。
(3)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可给予根除治疗。
2.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3.内镜下治疗可经胃镜活检孔道局部喷洒凝血酶等止血剂,或进行电凝止血。

预后

针对病因,去除诱发因素,降低胃内酸度以减少H+逆向弥散,并给予各种止血措施。少数病人经过内科24h积极治疗仍难以控制出血者即可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预防

1、制酸剂经鼻胃管给予制酸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每小时1次以维持胃内pH值在3.5以上,可有效地预防胃黏膜出血。Hastings将10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制酸剂和安慰剂,结果51例接受制酸剂治疗病人中2例发生出血,而对照组49例中有12例发生出血。
2、H2受体拮抗药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药在预防应激状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中与制酸剂一样有效。Dammann报道雷尼替丁50mg/6h和法莫替丁20mg/12h均能有效地维持胃内pH值在4之上。3.硫糖铝硫糖铝有黏膜保护作用,可对抗胃蛋白酶的损害作用,并可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可给予硫糖铝1g,每6小时1次口服。生活中避免摄入对胃黏膜刺激、损伤的药物或饮食,忌辛辣刺激等。

健康问答

  • 怎样预防出血?
    医生头像
    许吉成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早期肠道营养已被推荐作为预防出血的手段之一.虽然多数权威人士认为静脉内给予H2拮抗剂,制酸剂或两者合用(参见下文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部分...)可预防出血,但尚有质疑.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对高危患者静脉内予以H2拮抗剂或制酸剂的标准为胃内pH>4.0.然而在严重患者中,中性的胃内pH可引起上消化道或口咽部细菌过度生长,使得医院源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在机械通气的患者.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胃穿孔  胃炎  弥漫性胃炎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许吉成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95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14日 16:5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