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testicular tumors)较少见,仅占男性所有肿瘤的1%~2%。多见于年轻人,60%的患者年龄在25~44岁之间,90%以上是恶性。
英文名: testicular tumors
发病部位: 睾丸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症状: 睾丸肿大  
治疗手段: 手术 放疗 化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睾丸肿瘤有三个发病年龄高峰期,即儿童期(胚胎癌,畸胎癌),青年期和老年期(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方面:睾丸肿瘤的局部表现,转移病灶的表现和少部分具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不同的肿瘤的类型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2、开始的表现通常只是睾丸单纯增大,变硬,表面光滑,除偶感沉重外无疼痛或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睾丸表面变粗糙和出现结节,疼痛开始是轻微的,以后逐渐加重。当睾丸肿大达到相当程度时,精索亦有触痛,组织渗出液可引起阴囊积水,阴囊皮肤张力增加,发亮。阴毛由于激素水平改变而脱落,呈女性分布。睾丸触诊可以正常,变软(囊性变或坏死),部分性肿块或全部变成一个结节性肿块。腹股沟淋巴结,精索和附睾应仔细检查是否受累,如此时曲张静脉不排空,提示腹膜后有转移。约35%的患者首次发现时因为转移病灶引起的症状而就诊。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引起局部肿块,肺转移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咯血,脑转移可引起癫痫发作或神经定位体征,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部和背部疼痛。骨骼转移可引起骨痛。亦可有肝脏和腹腔其他脏器的转移。 全身性症状如发热,不适和体重下降等是晚期的表现。约2%~5%的患者存在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触痛。腹腔内隐睾恶变时常常以腹部包块和腹痛为主要表现。 

病因

1、睾丸肿瘤的致病原因未明。潜在的致病因素包括隐睾、创伤、萎缩、感染、家族倾向、辐射和内分泌或遗传缺陷。
2、在睾丸肿瘤的病因中,隐睾是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危险因素。隐睾患者并发睾丸肿瘤的发病率平均为6.5%~12%,比正常人高10~40倍。其中腹腔内隐睾占50%,比腹股沟管内隐睾高2~4倍,在所有睾丸肿瘤中,隐睾占10%以上。恶变的原因是隐睾的内在缺陷还是位置异常的温度或其他不良影响所致仍存在争论。
3、睾丸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家族性。在睾丸肿瘤患者中,其近亲中16%有肿瘤家族史,近年的研究显示多数生殖细胞肿瘤病人的第12对染色体为短臂等臂。其他突变形式有12q+或q-,这些染色体变异对睾丸患者的诊断和预后的估价均有意义。
在睾丸创伤的患者中,约1/3发生睾丸肿瘤,但是两者因果关系的证据仍不足。动物实验表明,反复机械性损伤可导致兔的睾丸肿瘤的发生,某些化学物品如氧化锌、硫酸镉对家禽睾丸内损伤会导致畸胎瘤。
4、内分泌异常亦可能起作用,因为睾丸肿瘤发病高峰年龄是雄激素的活跃期,在细胞培养研究时证明睾酮能加速某些肿瘤的生长。在新生儿期和胎儿期接触外源性雌激素是睾丸生殖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有产科出血、吸烟、早产和隐睾的治疗药物等出生前母体接受过雌激素或雌激素样化学物质,或接触了某种病毒。妊娠妇女或年轻男子的吸烟与饮酒,使用杀虫剂,乙烯雌酚、二口恶英(二氧杂环己二烯,dioxin)各种药物以及娱乐方式等。 二HIV感染患者发生睾丸肿瘤(也包括皮肤、粘膜、头颈部和肺的肿瘤)的机率明显增加

检查

1、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半衰期5~7天。血清AFP的正常值<40ng/ml。AFP水平越高,提示肿瘤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
(2)HCG:是一种多肽链糖蛋白,半衰期24~36小时。HCG由胎盘滋养层组织分泌,发生肿瘤时由肿瘤的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故HCG明显升高应疑有睾丸绒癌或肿瘤含有绒癌成分。HCG升高的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关,亦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HCG越高,提示肿瘤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
(3)乳酸脱氢酶(LDH):LDH是一项低特异性瘤标,但其水平高低往往与肿瘤体积大小呈正比;LDH明显升高提示肿瘤体积大、易进展、术后易复发,因此临床上将LDH看作组织破坏的瘤标。  
(4)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是一种与成人碱性磷酸酶结构有别的胎儿同工酶,半衰期24小时。作为精原细胞瘤的新瘤标,95%精原细胞瘤PALP升高,40%晚期睾丸癌患者PALP升高。PALP的假阳性高,如吸烟者、肺癌、乳癌、胃肠道肿瘤患者均可升高,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    
(5)神经元特异烯酸酶( NSE):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瘤标。
2、B超检查   
 B超检查已经成为睾丸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的首选检查。
3、CT和MRI    
CT和MRI仅用于病情复杂时协助诊断。不过,在睾丸肿瘤全身临床分期和疗效观察中,CT或MRI则优于B超、淋巴造影、尿路造影等检查。
4、淋巴造影    
淋巴造影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显影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多少、形态等有无变异,推断睾丸肿瘤是否转移到腹膜后淋巴结及其转移的严重程度,以便准确判断睾丸肿瘤的临床分期。
5.睾丸穿刺细胞学检查:穿破各层被膜可能导致肿瘤种植,应首先考虑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隐睾患者需行下腹腔剖腹探查。

诊断

睾丸肿瘤组织学分类:
(一) 单种组织类型的肿瘤(单一形式) 
①精原细胞瘤:经典型精原细胞瘤;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间变性精原细胞瘤。
②胚胎癌。
③卵黄囊癌。
④绒毛膜上皮癌。
⑤其他滋养层细胞肿瘤:如恶性葡萄胎等。
⑥畸胎瘤。 
(二)混合性畸胎类肿瘤(多种形式) 
①胚胎性癌和畸胎瘤混合。
②畸胎瘤和精原细胞瘤混合。
③绒毛膜上皮癌和畸胎瘤/胚胎性癌混合。
④恶性上皮成分与间叶组织/骨组织混合。
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可根据常见病史和体征及睾丸超声,APF、LDH、β-hCG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初步临床诊断。血清肿瘤学标记APF、LDH和β-hCG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和随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原细胞肿瘤和非精原细胞癌患者LDH和β-hCG都可能增高,但AFP的增高仅见于非精原细胞癌。更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行穿刺或切除活检,但睾丸穿刺细胞学检查穿破各层被膜可能导致肿瘤种植,应首先考虑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隐睾患者徐行下腹腔剖腹探查。部分病例因粘连较严重而无法全切,可仅作活检或肿瘤部分切除。异位生殖细胞癌必须做睾丸检查,以除外转移的可能。 睾丸切除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明确睾丸肿瘤的病理学类型,用于指导治疗。病理上任何非精原细胞癌成分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精原细胞癌是指组织学上纯精原细胞瘤成分和血清AFP阴性

治疗

睾丸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和化疗。有效率在90%以上。手术治疗仍以根治性睾丸切除为主。腹膜后及肺部转移灶也可手术。近来有人提出对要求生育者施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单纯切除肿瘤加局部放疗,适用于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类型。应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放射治疗,精原细胞瘤(包括异位)对放射线极为敏感,绒毛膜上皮癌对放射线很不敏感。 睾丸肿瘤化疗效果好,如精原细胞瘤,胚胎癌和绒毛膜上皮癌化疗缓解率高。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环磷酰胺,放线菌素D,普卡霉素(光辉霉素),氮甲(氮-甲酰肉瘤素),阿霉素,长春新碱和依托泊苷(鬼皂乙叉甙)等,采用单种药物或联合化疗。

预后

0世纪70年代以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手术+放疗,尤其是加上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使病死率从50%降到10%左右,生存率显著提高。
睾丸肿瘤预后取决于下列因素:
1、患者就诊时间无延误:一般而言,早期预后良好,晚期预后差,但晚期病例若能有效地综合治疗,可使部分病例治愈。
2、肿瘤的病理类型:单纯精原细胞瘤预后极好,而胚胎性和畸胎瘤较差,尤其是混有滋养叶细胞癌成分者最差。 
3、是否得到合理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即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进行化疗、放疗和RPLND。 
4、病人机体免疫状态恢复和全身健康状况。 
5、是否能得到按期随访和必要的补充治疗。
精原细胞瘤生长缓慢,局部侵犯程度较低,转移较迟,浸润较少。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化疗的作用也显著。经过综合治疗,据TMN分期,T1~4N0M05年生存率为99%;T1~3N1~3M05年生存率为92%;T1~4N1~3M05年生存率为40~60%。 非精原细胞瘤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PVB或BEP),完全缓解率为80%;治疗无效者85%2年内死亡,15%在3年内死亡。据TNM分期,T1~4N0M05年生存率为98%;T1~4N1~3M05年生存率为88%;T1~4N1~3M15年生存率为40~60%。

预防

及时及早治疗隐睾,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一些致癌的环境毒素如杀虫剂,乙烯雌酚、二噁英。

健康问答

  • 睾丸肿瘤有哪些症状?
    医生头像
    陈添 副主任医师 乐清市人民医院 - 内分泌内科
    最典型的症状是睾丸肿胀变硬。

科普文章

词条标签

睾丸肿物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陈添

乐清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曾宪付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678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3月13日 13: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