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是原发性肺结核恶化的结果。
别名: Tuberculous meningitis   结脑  
英文名: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发病部位: 脑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症状: 发热、纳差、盗汗、消瘦   剧烈持续性头痛,频繁喷射性呕吐,轻度意识障碍  
多发人群: 婴幼儿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脑积水   脑出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大多数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前驱期)持续1~2周。
可有不规则的发热、纳差、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有性格改变,如原本活泼的小孩变得少言、懒动、不哭不闹、多睡;原本安静的小孩变得哭吵不安、失眠、易激惹、发脾气,虽然此症状常常不典型,但是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个重要症状。亦可伴有轻微、间歇性头痛呕吐。此期脑脊液已有改变。 
2、中期(脑膜刺激期)持续1~2周。
结核中毒症状加重,患儿消瘦更明显。颅内压增高突出,表现为剧烈持续性头痛,频繁喷射性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或烦躁不安及两者交替),惊厥:此时惊厥持续时间较短,抽后神志可恢复;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阻阳性,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脑神经损害: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Ⅶ),其次为动眼神经(Ⅲ)和展神经(Ⅵ)瘫痪。其他有偏瘫:由于脑血管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所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汗、便秘、肌肉震颤、皮肤红色划痕等。此期脑脊液变化明显。 
3、晚期(昏迷期)持续1~3周。
极度消瘦、极度衰竭,呈恶病质。从中期的嗜睡发展到昏睡、浅昏迷甚至深昏迷。频繁顽固性惊厥,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甚至出现去皮质强直或角弓反张。水、盐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的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疝,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整个结核性脑膜炎的自然病程为3~4周,如不给予有效治疗,病死率100%。

病因

结核杆菌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到达脑膜,引发结核性脑膜炎,即以下三种形式。 
1、血行播散 
结核性脑膜炎大多数为结核杆菌血行播散的结果,是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2、颅内隐匿病灶的破溃 
患儿感染结核杆菌后,可发生隐匿性的血行播散,结核杆菌可潜伏在脑膜或脑实质,形成结核结节或结核瘤,即隐匿病灶。
①在机体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原发病灶被清除,颅内隐匿病灶被局限;
②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外伤、手术、疾病),隐匿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隙及脑脊液中所致。这个途径多见于年长儿,以这种途径发病的患儿起病急、病情重。 
3、直接蔓延 
中枢神经系统附近的结核病灶,如脊椎、颅骨、中耳、乳突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引起结核性脑膜炎。为可能的途径,但极罕见。

检查

1、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 
外观呈毛玻璃状,蛛网膜下隙阻塞时可呈黄色;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WBC)多为(50~500)×106/L,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早期细胞数>1000×106/L,少部分患儿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增高(正常值0.2~0.4g/L),一般可达1~3g/L;糖和氯化物均降低(具体可参见第十三章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改变特点)。 
2、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1)脑脊液涂片 将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脑脊液中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薄膜涂片、行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一旦检出,可确诊。此法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较低,只有15%~30%。 
(2)脑脊液培养 如果培养出结核杆菌,也可以明确诊断。但结核杆菌的培养所需时间较长,4~8周才长菌落,所以脑脊液培养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3、胸部X线检查 
如果发现患儿肺内有结核病灶,尤其是粟粒性肺结核,则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4、PPD试验 
如果PPD试验呈阳性,尤其是强阳性反应,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但如果是阴性,也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5、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MRI)
表现为脑积水、钙化、结核瘤、脑池密度增高、脑室扩大等征象。另可协助判断预后,一般情况下,仅有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而无CT异常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好。

诊断

1、病史资料 
①结核接触史:大多数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结核接触史,特别是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对小婴儿的诊断更有意义;
②卡介苗接种史:大多数患儿未接种过卡介苗;
③既往结核病史:尤其是1年内发现结核病又未经治疗者,对诊断颇有帮助;
④近期急性传染病史:如麻疹、百日咳等常为结核病恶化的诱因。 
2、临床表现 
如果患儿出现结核中毒症状、性格改变、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果患儿除结核中毒症状外,尚有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喷射状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神经麻痹等),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3、辅助检查 
①脑脊液检查:除观察外观,检查常规、生化检查外,还要进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杆菌培养);
②胸片检查:发现有结核病灶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③PPD试验阳性:尤其是强阳性对诊断有帮助;
④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MRI):了解颅内有无结核性脑膜炎的规律性改变。

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愈标准:凡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后2年无复发,再需继续随访2~3年,方可认为临床治愈。 
1、一般治疗 
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接触;卧床休息、室内保持通气良好;保证足够的营养补充。加强护理主要为对昏迷患儿要做好眼睛、口腔、皮肤的清洁;要经常翻身,变换体位,以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2、抗结核治疗 
联合使用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结核杀菌药物,分阶段全程治疗。抗结核药总疗程:INH 18~24个月,RFP(或EMB)9~12个月;或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不少于6个月。 
(1)强化治疗阶段 联合使用INH、RFP、PZA,疗程3~4个月。 
(2)巩固治疗阶段 继续使用INH、RFP或EMB 9~12个月。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开始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常规使用。可减轻结核中毒症状,减轻脑实质和脑膜的炎症反应;能抑制炎性渗出,从而降低颅内压;有利于脑脊液循环,并可减少纤维素渗出,减少粘连,从而减轻或防止脑积水的发生。药物及剂量:地塞米松每次0.25~0.5mg/kg,6~8小时后可重复;泼尼松1~2mg/(kg·d),分2~3次口服(总量≤60mg/d);疗程为8~12周。
4、降低颅内高压的治疗 
(1)脱水剂 20%甘露醇和(或)甘油果糖,每次5~10ml/kg,每4~6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减少使用次数、逐渐停药。 
(2)利尿剂 呋塞米,每次1~2mg/kg,静脉滴注。 
(3)乙酰唑胺 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而降低颅内压。一般于停用甘露醇前1~2日加用该药,每日20~40mg/kg,分2~3次口服,根据颅内压情况,可服用1~3个月或更长,每日服或间歇服(服4日,停3日)。 
(4)腰穿减压及鞘内注药 适应证:
①颅内压较高,应用激素及甘露醇效果不明显,但不急需行侧脑室引流或没有行侧脑室引流的条件者;
②脑膜炎症控制不好以致颅内压难于控制者;
③脑脊液蛋白量>3.0g/L以上。方法为:根据颅内压情况,适当放出一定量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3岁以上每次注入INH 20~50mg及地塞米松2mg,3岁以下剂量减半,开始为每日1次,1周后酌情改为隔日1次、1周2次及1周1次。2~4周为1疗程。 
(5)侧脑室穿刺引流 适用于急性脑积水而其他降颅压措施无效或疑有脑疝形成时。引流量根据脑积水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每日50~200ml,持续引流时间为1~3周。有室管膜炎时可予侧脑室内注药。特别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6)手术分流 若由于脑底脑膜粘连梗阻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时,经侧脑室引流等难以奏效,而脑脊液检查已恢复正常,为彻底解决颅内压增高问题,可考虑行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5、对症治疗 
(1)惊厥的处理 安定静脉缓推,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两者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2)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预后

本病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抗结核治疗的早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好;
②年龄越小,病情进展越快,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③抗结核治疗是否正确、彻底:方案、剂量、疗程是否正确;
④是否是原发耐药菌株感染:原发耐药菌株感染(指患儿原发感染或初次感染的结核杆菌为耐药菌)是造成难治性结核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⑤与脑实质损伤程度、有无脑积水有关。

预防

1.预防接种: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不但预防肺结核等的发生,而且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提高体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劳逸适度,减少发病。   
3.原发结核一定要积极治疗,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防止继发感染。   

健康问答

  •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本病病理改变以脑膜、蛛网膜下隙最为明显,同时也累及到脑实质、脑血管,甚至还可以累及脊髓。

科普文章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01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9日 16:4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