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度评估,然后给予多方面的干预,干预的主要目标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
(一)风险评估:诊断代谢综合征有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远期风险。首先要进行10年绝对风险评估。那些已发生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属于高危人群,而尚未发生者则需要借助Framingham危险评分对其进行评估,根据评分分为高危(>20%)、中危(10%~20%)以及低危(<10%)三级。
(二)一级干预——改变生活方式:
1、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减重(第一年使体重下降5%~10%);
2、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推荐每日≥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
3、改变饮食结构,减少富含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单糖、钠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三)二级干预——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理想,则需要药物治疗。
1、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的治疗:
首要目标是降低血清LDL-c水平当甘油三酯≥500mg/dl(5.67mmol/L)时,需要给予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调脂治疗第三个目标是升高HDL-c。
调脂药物分为贝特类、他汀类以及烟酸类。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用于降低LDL-c。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合用,宜减少剂量,以避免肌病及肝损伤。
2、控制血压: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有学者推荐ACEI类药物作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者)一线抗高血压药物。ACEI以及ARB类药物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3、控制高血糖:
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以及阿卡波糖可降低IFG、IGT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除阿卡波糖外,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证实口服降糖药物能够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尚不推荐将二甲双胍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单纯预防糖尿病的药物使用。
4、血栓前状态的治疗:
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5、促炎症反应状态的纠正:
CRP>3mg/L提示体内促炎症状态的存在,需要生活方式的干预。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