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深脓疱病

深脓疱病以粘着性结痂片和其覆盖的化脓性脓疱为典型病例特征,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从而导致病发的细菌性皮肤病,病灶遍布于全身多处皮肤,其中尤以小腿皮肤遭受侵害最为多见,感染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中尤
别名: 臁疮   深脓疱疮  
英文名: ecthyma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脓疱疮   结痂  
多发人群: 败血症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败血症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患者以粘着性结痂片和其覆盖的化脓性脓疱为典型病例特征,初期表现为患处的散在的疱疹,呈豌豆大小或者粒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向皮肤深处发展进行形成溃疡,周围的炎性症状加重变为水肿样的红晕,同时患者的溃疡表面出现有痂皮,质地较厚呈现贝壳状,痂皮可随外力甚至自行脱落露出灰绿色的脓性肉芽增生。病灶患处多发于小腿皮肤,也偶可见于脖颈、腰腹部位,同时患者表现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如发热、畏寒等,部分患者还可并发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甚至出现败血症等严重继发症。

病因

感染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中尤以β性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最为多见,除此之外还较为多见化脓性球菌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继发的细菌感染症状,多因患者不注意卫生防护,或造成了明显的皮肤创口后未作必要的清创措施,导致了外界的治病病原菌入侵,同时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低下是本病病发的重要诱因,正常情况下机体对于致病球菌的抵抗力较强,但因外界温度变化、骤冷骤热、应激或者发热低烧等情况下,患者的免疫系统易发生紊乱,此时对于致病菌的感染率大大提高。

检查

(1)体格检查:本病患者以粘着性结痂片和其覆盖的化脓性脓疱为典型病例特征,初期表现为患处的散在的疱疹,呈豌豆大小或者粒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向皮肤深处发展进行形成溃疡,周围的炎性症状加重变为水肿样的红晕,同时患者的溃疡表面出现有痂皮,质地较厚呈现贝壳状,痂皮可随外力甚至自行脱落露出灰绿色的脓性肉芽增生。病灶患处多发于小腿皮肤,也偶可见于脖颈、腰腹部位,同时患者表现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如发热、畏寒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患者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均出现异常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患处皮肤有明显的真皮组织发炎受损,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对脓疱脓液或者溃疡中流出的液体做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细菌学检测结果阳性。

诊断

根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多项目可做诊断。 
(1)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患者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均出现异常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患处皮肤有明显的真皮组织发炎受损,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对脓疱脓液或者溃疡中流出的液体做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细菌学检测结果阳性。 
(3)本病患者以粘着性结痂片和其覆盖的化脓性脓疱为典型病例特征,初期表现为患处的散在的疱疹,呈豌豆大小或者粒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向皮肤深处发展进行形成溃疡,周围的炎性症状加重变为水肿样的红晕,同时患者的溃疡表面出现有痂皮,质地较厚呈现贝壳状,痂皮可随外力甚至自行脱落露出灰绿色的脓性肉芽增生。病灶患处多发于小腿皮肤,也偶可见于脖颈、腰腹部位,同时患者表现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如发热、畏寒等。 同时本病需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如脓疱疮,该病也表现有患处的脓疱样病灶,但与本病不同在于结痂呈蜡黄色并且不形成溃疡,与本病有所区别。

治疗

本病治疗方式以针对患处的消炎止痛以及全身性的抗菌治疗为主,一般病情可在2~3周得到控制。 
(1)选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性抗菌治疗,临床上多采用22mg/kg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者5~15mg/kg环丙沙星做静脉注射治疗,也可选用5.5mg/kg的马波沙星治疗。 
(2)除了全身性的抗菌治疗外还需进行局部患处的对症治疗,如局部使用新霉素或者莫匹罗星,每12h使用一次,可迅速起到针对患处脓疱控制发展的作用。 
(3)若患处瘙痒难耐或者大面积发作时,可选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是洗必泰溶液对患处清洗,起到消炎抗菌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4)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如强的松、可的松等,同时口服维A酸类药物,可对脓疱发展起到抑制效果,起到一定疗效。

预后

预后较好,本病发病较缓,病程较长,但极容易复发,较为顽固,该病系因细菌感染导致并发,故多采用全身机体的抗菌治疗,再辅以针对患处脓肿、皮损的一般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效果多为控制脓疱和溃疡病灶的移行,起到抑制作用,同时本病需着使患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趋于正常,使内分泌异常情况得到调整,因患者的内部调理以及抗菌治疗,病情可在数月后得到控制,开始好转,注意患病期间不要随意使脓疱破溃,勿留下过深的皮损即可痊愈。

预防

工作、生活环境较为严酷或者汗腺分泌较为旺盛的人群应注意预防此病,及早检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季节变化,昼夜温度变化等应注意防护措施,维持机体正常免疫系统。排除易感疾病的各类因素,如饮食上忌辛辣,忌酗酒。同时,增强体质,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锻炼,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情况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问答

  • 脓疱疼痛怎么办?
    医生头像
    杨和旭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皮肤科
    局部患处可选用水杨酸软膏涂抹患处起到消炎止痛效果,但不可随意挑破脓疱,易造成败血症等严重病变。

参考资料

1、李颂 .杨勇 ,疱疹样脓疱病,临床皮肤科杂志【J】,2006, 35(9).

词条标签

皮肤科  皮肤病  细菌感染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杨和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76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20日 16:2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