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继发于感冒、肠炎等疾病之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烧,急性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等,也可能会出现腹泻。
别名: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末端回肠淋巴结  
就诊科室: 小儿普外科  
多发人群: 儿童   青少年  
治疗手段: 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肠梗阻   肠套叠   电解质紊乱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腹痛是该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
2、本病大多数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临床有发热、腹痛、呕吐等表现。
3、表浅淋巴结肿大: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压痛的淋巴结,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恢复正常。

病因

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大肠区淋巴结多。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后,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循环到达该区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病毒感染者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但培养为阴性。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同于病毒性淋巴结炎,细菌侵及的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急性炎症反应、出血及坏死,淋巴结内可分离出沙门菌。

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升高或反而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若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时,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2、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时,可在切除阑尾的同时,作淋巴结活检。 
3、细菌学检查:取腹腔净液行细菌学培养与药敏试验。 
4、B超:声像显示:囊段回肠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未见阑尾。 
5、CT扫描:可见阑尾正常,淋巴结肿大。 
6、腹腔诊断性穿刺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诊断

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出现高热、腹痛者应考虑到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防止疾病的误诊,有助于正确处理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超声确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正常肠系膜淋巴结直径小于7mm;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淋巴结长轴直径大于10mm,短轴直径大于5mm,纵横比大于等于2为肿大;横径大于1.5CM提示病理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的分布: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该型通常见于非特异性炎的淋巴结。

治疗

1、一般主要治疗方案是:
1)暂时禁食,静脉补液,利于肠道休息,轻症的可以暂时少食;
2)建议中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
3)可给予腹部理疗(如暖水袋热敷或就近就医给予超短波等),但如果患儿腹痛较重建议暂缓理疗;
4)如果检查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可以口服或静脉输液注抗生素等;
5)相应对症处理,如腹痛可口服解痉止疼药物,如颠茄合剂等,发热给予退热药物等。
2、极少数患儿可能经上述治疗,症状不见好转,或难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时,宜手术探查。

预后

预后非常好,大部分不需任何特异治疗就可康复;部分患儿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预后好;死亡罕见。

预防

平日需要注意患儿的喂养,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冒。

健康问答

  •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原因?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内科
    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大肠区淋巴结多。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后,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循环到达该区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病毒感染者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但培养为阴性。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同于病毒性淋巴结炎,细菌侵及的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急性炎症反应、出血及坏死,淋巴结内可分离出沙门菌。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普外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7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4日 15:3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