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由药物引起的一种医源性肝脏损害。随着现代化医药工业的发展,大批新药不断涌现,药物所致的各种疾病日趋增多。
别名: drug hepatitis  
英文名: drug hepatitis
发病部位: 肝脏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多发人群: 女性   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慢性肝衰竭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 
 2.出现无黄疸性肝炎的症状,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 不适等。 
 3.出现黄疸性肝炎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变黄。 
 4.有的患者各种症状重,病情进展快,皮肤黏膜或消化道有出血倾向 及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等肝性脑病的表现,这种表现为暴发性肝炎。 
 5.化验检查ALT、AST增高,可超过ULR的8倍以上,但AIJP不超过 ULR的3倍。 
 6.出现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腹胀、疲乏无力、黄疸及皮肤瘙痒时应 考虑为淤胆性肝炎,此时查ALP可达ULR的3倍以上,GGT也增高。 如上述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同时出现为混合性药物性肝炎。 
 慢性药物性肝炎的表现: 起病缓慢,经几周至几个月出现临床症状及化验肝功异常并持续存 在,或逐渐加重。 药物损伤引起的脂肪肝、肝硬化、肝脏肿瘤、慢性淤胆,诱发的肝血管 病变在其他相关疾病中叙述。

病因

1.药物干扰肝细胞代谢: 
 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通过抑制非结合胆红素从肝窦转输到肝细胞, 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结合型胆红素并抑制其排泌;某些药物造成 淤胆的原因是干扰胆汁的流通。 
 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脂肪的合成增加;还能促使脂肪转输到肝脏;药物还能对肝细胞合成和分泌极低脂蛋白产生抑制,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 多数因素加重和促进了脂肪变性。 
2. 药物对肝细胞结构的毒性: 
 药物对肝细胞结构的毒性主要是导致肝细胞坏死,这是药物本身的直接作用和代谢产物对细胞结构的损害。损害的表现是浆膜改变,引起疱状突起,导致离子外泄,钙离子进入,微粒体和线粒体对钙摄取减少,细 胞排钙减少,胞浆内钙浓度长期增高,激活了非溶酶体的蛋白溶解系统; 蛋白合成降低,ALP合成也减少,辅助因子浓度下降。相关酶的活性被抑制,促使肝细胞坏死。

检查

1.肝功能、尿三胆试验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相似,但有助于 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2.血尿有一些药物性肝病周围血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 细胞>6%有诊断参考价值。
3.药物或其他代谢物血浓度检测其对醋氨酚、阿斯匹林等少数药物 有价值。如服用醋酸酚后4小时血药浓度胞>200mg/L,8小时> 200mg/L,12小时>50mg/L,将发生严重的肝脏损伤;服用阿司匹林期 间,若发生肝损害,血清水杨酸浓度>200mg/L。
4.肝脏活检仅适用于能引起较典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药源性肝 病。如四环素、丙戊酸引起的微泡状脂肪变性,醋酸氨氛引起的小叶中心 性坏死。
5.超生波检查和胆管造影术可有助于药源性胆汁淤积、肝肿瘤的 诊断。
6.药物激发试验用小剂量有关药物作激发试验,在用药后分别测定多种血清酶活性。如用药后连续多次测定均较用药前明显增高,则为阳性,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但药物激发试验仅40~60%阳性,另外有些药物当重复给药时需要较长的时间(1~2周),才出现肝脏损伤,故激发试验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药物性肝病。激发试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诱发严重的肝脏损伤.故不可以轻易采用.

诊断

1.有服用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史至关重要,也有接触某些化学试剂 史,或食用某些健康保健品如减肥剂及某些中药等。
2.除外病毒性肝炎及因酗酒、肥胖及相关疾病所导致。
3.有服某些药物史并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或停药后上述症状减轻等均可诊断。

治疗

1.一经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应立即停药,确因治疗某些疾病需要继续 使用,也要看患者的反应程度,必要时更换其他对肝脏无损伤或损伤较小 的药物。
2.给予护肝、解毒的相应药物和对症治疗,一般停药后症状亦随之减 轻或消失,加之保肝等对症治疗后多不出现慢性肝炎症状,出现者应继续 保肝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并在以后治疗时禁用或慎用对肝脏有损伤的 药物。
3.卧床休息,饮食疗法,维生素族B和c。
4.深度黄疸者应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和维持电解质平衡。
5.根据药物的性质给予相应的解毒剂。
6.明显淤胆者可以试用强的松治疗。
7.并发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者,按暴发性肝炎原则处理。对醋氨酚引起的肝衰竭,可以用人工肝装置或人工肾,清除药物。 
8.特殊解毒剂:醋氨酚引起的肝坏死可以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用法:初次口服140mg/kg,以后4小时70mg/kg(加在5%葡萄糖200毫 升内静脉滴注15分钟),以后静脉滴注50mg/kg(500 ml/4h),最后 100mg/kg(1000mL/16h)。
9.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某些药物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病例可给予300mg,肌注,每日 1次。重型病例可以每日静脉滴注 600mg,2~4周为一个疗程。

预后

药物性肝炎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停药并给以对症治疗,大多预 后良好,如红霉素和氯丙嗪引起的淤胆,病死率<1%。一旦发生 中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或急性脂肪肝,病死率则高达50%以上。

预防

1.在指征不明确时,禁忌滥用或长期大量用药。 
2.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能及毒性,尽量不用或少用有损害肝脏 的药物。 
3.对特定人群,如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炎的儿童、孕妇及老 年人应慎重用药。

健康问答

  • 本病如何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本病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者,有类似病毒性肝炎的临床 表现,病毒性肝炎经病原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本病有服用损肝药物史, 停药后病情迅速...好转,再次服药则肝脏损伤的表现复发。下拉查看详情

科普文章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66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03日 10: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