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抗惊厥药物用药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应用长程EEG和数字化VEEG评价治疗效果是进行细致性研究的重要标志,特别是临床发作有效控制,而脑电反复发作没有发现时,因为脑电发作和临床发作都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影响预后。
1) 苯巴比妥仍是新生儿发作的一线药物,认为负荷剂量40mg/kg;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血浆中的治疗浓度20-40Umol/l,但对没有进行人工通气的新生儿1次给与负荷剂量可导致呼吸暂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分两次给药,苯巴比妥对1/3-1/2的新生儿发作有效,应用长程VEEG评价苯巴比妥对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疗效,发现单独使用苯巴比妥作为一线药物治疗那些背景波显著异常的的新生儿发作是无效的;苯巴比妥可以提高脑电临床分离,不应用脑电监测往往会做出错误的研究结论.
2) 苯妥英作为苯巴比妥的替代药物,推荐负荷剂量是15mg/kg,以不超过每分钟1mg/kg的速度静脉注射,在以苯巴比妥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29例新生儿中,13例有效,以苯妥英为二线药物治疗的5例新生儿中,仅仅4例有效,目前在随访的儿童年龄组中尚未发现长期应用苯妥英治疗过程中导致皮疹,鬼脸动作和牙龈肿胀的报道,对那些苯巴比妥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无效的新生儿,苯妥英是最好的二线药物,但苯妥英可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伴隐匿性心肌受损的患儿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
3) 绝大多数苯二氮卓类药物已应用于新生儿,地西泮在体内的半衰期接近30-75小时,由于药物的蓄积作用可发生呼吸抑制不适合长期静脉应用,可以1次以0.3-1mg/kg静脉注射,劳拉西泮常应用于年长儿,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报道较少,起效快和半衰期长,有地西泮同样的副作用,氯硝安定也常静脉给予,剂量以I00Ug/kg/d较合适,但常引起新生儿多涎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
咪达唑仑是新型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证实是治疗儿童癫疯持续状态安全有效的药物,咪达唑仑是水溶性、起效快的GABA拮抗剂,作为镇静剂用于人工通气儿童有很好的安全性,咪达唑仑用于治疗新生儿发作的报道很少,对于那些虽用大剂量苯巴比妥或/和苯妥英但仍不能控制的新生儿发作持续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是很有效的附加治疗方法,但近来发现在新生儿中咪达唑仑的副作用较多,咪达唑仑在早产儿中可导致肌阵挛性痉挛和强直姿势;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达到900-7093mg/L,可导致新生儿EEG出现爆发抑制现象
4) 利多卡因有很窄的治疗范围和蓄积量,静脉输液必须限制在48小时内,在利多卡因成功治疗惊厥的报告中,可使用脑功能监测仪来测量惊厥发作的控制,但有研究表明在检测过程中如单独使用脑功能监测仪(CFM)可以丢失近一半发作,新生儿发作的诊断、分类和定量应首选EEG,但是长期检测可以使用CFM.
5)丙戊酸钠可用于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由于其肝脏损害已限制应用.氨己烯酸不能静脉应用,它可以导致婴儿期不能被监测到的复视等副作用,目前国外对新生儿应用拉莫三嗪的报道还很少在新生应用受到限制是由于它需要缓慢滴注,如快速静滴导致变态反应性皮疹,目前拉莫三嗪的研究集中在顽固性癫痫患儿的添加用药上,拉莫三嗪对于小于1岁的顽固性部分性发作和婴儿痉挛有效,托吡酯和唑尼沙胺是需要继续临床试验的新药物,由于托吡酯很快的肝代谢率,新生儿需要的剂量达到30-40mg/kg/day,可每日三次,但在新生儿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证实,唑尼沙胺已经在日本应用了15年,证实了在新生儿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