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须癣

须癣是发生于下颌胡须根部的浅在性皮肤真菌病。
别名: 胡须癣   tinea barbae tinea sycosis   颜面癣  
英文名: tinea barbae,tinea sycosis
发病部位: 颈部及下颌胡须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脓疱   脓液   痒  
多发人群: 成年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好发于一侧颈部及下颌胡须部。临床表现主要是位于一侧颈部、胡须部毛囊口的真菌性毛囊炎,临床上可分为两型: 
2、浅在型:类似体癣。损害境界清楚,中央有落屑,周围有轻度化脓性毛囊炎性小脓疱,患部胡须干燥,松动,往往折断,脱落。 
3、深在型:类似脓癣。损害为发生缓慢的结节,逐渐发展,相互融合,可形成溃疡,局部浸润广泛,皮肤炎症明显。胡须松动,易于拔脱,压迫毛囊口可有脓液排出。 
 4、自觉有痒感,深在型者有触痛。性质顽固,往往经久不愈。

病因

引起本病的致病真菌有多种,如紫色发癣菌(T﹒violaceum)、红色毛癣菌(T﹒rubrum)、须癣毛癣菌(T﹒metagrophytes)、石膏样毛癣菌(T﹒gyp‐seum)及犬小孢子菌(M﹒canis)、石膏样小孢子菌(M﹒gypseum)等。前二者可引起浅在性损害,后两种引起深在性损害。此外亦有报告由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引起者,但少见。病原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检查

1、皮肤科检查:在胡须部位,有活动性边缘、鳞屑性病灶或深部的毛囊性脓疱,胡须无光泽,易拔出,
2、实验室检查: 皮屑和脓液直接检查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接种于沙氏琼脂上室温培养有皮肤癣菌生长。

诊断

1、好发于一侧颈部及下颌胡须部。
2、在胡须部位,有活动性边缘、鳞屑性病灶或深部的毛囊性脓疱,胡须无光泽,易拔出,
3、自觉有痒感,深在型者有触痛。
4、皮屑和脓液直接检查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接种于沙氏琼脂上室温培养有皮肤癣菌生长。
5、应与寻常性须疮、脓疱疮鉴别。

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畜(如牛、马、羊、狗、猫等)。健康区胡须宜剪剃勿拔。 
2﹒内服可选择灰黄霉素,成人每日500mg,连用4~6周,或口服酮康唑每日200mg,也可选择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出现脓肿时,适当增量。 
3﹒同时拔除病须,外用5%~10%白降汞软膏或5%硫磺软膏,2%硝酸咪康唑霜,1%克霉唑软膏。

预后

性质顽固,往往经久不愈。

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在理发店刮须。 
2﹒避免接触患病动物。

健康问答

  • 须癣怎么预防?
    医生头像
    牛国伟 主治医师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皮肤科
    1﹒讲究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在理发店刮须。 2﹒避免接触患病动物。

科普文章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牛国伟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9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29日 11:4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