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在WHO骨肿瘤分类中属于浪汉斯细胞增多症的一种,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它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多发生在5-10岁儿童,侵及部位为骨骼和肺脏。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全身骨骼   肺脏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 疼痛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并发疾病: 病理性骨折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本病多发于5-10岁儿童,男性多见,表现为疼痛、肿胀。
  2. 最常累及的是颅骨,其次是长管状骨、扁骨以及脊柱,手足等短骨少见侵犯。
  3. 长管状骨骨干最易受累,病损多位于髓内。
  4. 发生在脊柱时,最多见于颈椎,然后是胸椎、腰椎,由于椎体破坏,造成病理性骨折,压迫脊髓,可导致截瘫,是最严重并发症。

病因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国际上也无统一的定论。就目前最流行的说法为本病发生多与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异常病变有关,常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检查

  1. 本病的检查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表现为长管状骨的溶骨性改变和扁骨的穿凿样骨破坏,因为病理性骨折导致的骨膜反应有时难于与恶性肿瘤相鉴别。
  2. 在颅骨上表现为多形状骨破坏,称为地图颅,为典型影响特征。骨盆的缺损边界多模糊。

诊断

  1. 本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及典型的X线影像学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2. 本病在影像学单发病人需要与慢性骨髓炎、结核、骨恶性肿瘤鉴别;多发需要与尤因肉瘤、骨髓瘤、转移瘤鉴别。很多情况需要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治疗

  1. 本病单发病灶侵及椎体及骨干时有自愈倾向。明显的压缩骨折可愈合在原位,甚至高度可得以恢复。故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2. 对于较小病灶,可用泼尼松向病灶内缓慢注射,均有效。
  3. 对于诊断有疑问时,可行诊断性活检和病灶刮除术。对于非重要部位的骨侵及,极少数可行病段骨切除治疗。

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较好,对于单发病灶,无需治疗多可自愈;
少数合并病理性骨折,多可自行愈合,甚至恢复椎体高度。

预防

对于本病,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病变导致的,尚无特殊预防措施,只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健康问答

  • 骨嗜酸性肉芽肿需要怎么治疗?
    医生头像
    刘四伟 副主任医师 辽阳县中心医院 - 骨科(保罗风湿免疫)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多可自愈,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词条标签

骨肉芽肿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刘四伟

辽阳县中心医院 骨科(保罗风湿免疫)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17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8年04月19日 11: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