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婚前保健:
婚前通过各种健康教育形式,使欲婚青年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计划受孕和避孕方法的正确选择;孕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和影响男女婚育的常见疾病及遗传病等医学知识。婚前保健对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对已婚夫妇掌握科学的避孕方法,减少计划外妊娠,起到了积极作用。
2、产前心理干预:
主要是做好产前的心理准备,学会个体的心理适应和角色转变,增强自身的心理应激力和承受力。先学习和接受相关的孕期保健知识,保持身心愉快,并参加适当的劳动,做好围产期的监护。让产妇明白分娩的过程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生理过程,认识分娩的阵痛属正常的生理现象,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及精神异常对分娩的不良影响。在产程开始后应让产妇的丈夫或亲友陪伴在身边,这些都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安定情绪,消除孤独无助感,为产程顺利进展创造条件。
3、普及、推广家庭化Doula分娩:
无专人照顾、陪伴的集中住院分娩,使孕产妇感到陌生、孤单并产生精神紧张与不安。很多研究表明,整洁、舒适的家庭化产科病房,使孕妇住院、分娩时有丈夫或家属陪伴,可增加对她们心理支持与安全感,无形的力量使产妇增强了自信心和耐心。陪伴者给予产妇体贴、关怀、抚摸、安慰,使产妇情绪稳定,很好地利用宫缩间歇时间休息,体力消耗减少,以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家庭化病房恰顺应了孕妇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临产后,提供配备有专门助产人员Doula陪伴分娩的服务,消除其产妇的恐惧、焦虑及疲惫,以减少产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4、做好产后精神病的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产后精神病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目的是加强精神活动的防御能力,控制和恢复对环境的适应。治疗内容包括倾听、解释、劝告、安慰、疏泄、建议、指导、鼓励、同情、保证等。资料表明,产后精神病多发生在产褥期初始1~2周,此阶段的身心护理尤为重要。
5、提倡母乳喂养:
产褥早期大部分母亲在产院中度过,产科实施的早吸吮、母婴同室、责任制护理等均对成功的母乳喂养铺平了第一步,但产妇以上情绪却可对乳汁分泌产生负性作用,影响乳汁分泌,从而又影响了新生儿健康,加重母亲的心理障碍而成为恶性循环。在母乳喂养中还要发挥哺乳母亲之间的相互关心和鼓励,实践证明母婴同室比家庭化休养室母乳喂养成功率高,重要原因是母亲间的相互关心鼓励、相互交流。
6、提高围生保健服务:
随着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围生保健中有关社会心理因素的保健及疾病的防治研究也必须列入日程。培养社区妇幼保健人员,掌握预测产妇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验适宜技术,提高她们对产后抑郁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能力。
7、同精神科医生合作:
在指导患者要坚持接受精神科诊治的同时,妇产科医师应根据需要同精神科医师保持联系,以便掌握患者的性格和病情特点而早期发现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