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肩峰撞击症

肩峰下撞击症意味着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撞击,导致肩袖撕裂。其中,肩袖由4块肌肉构成,其主要起着肩关节上举、外展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肩袖在肩峰下、肱骨头上方有足够的空间,可自由伸缩。
英文名: Acromial impingement
发病部位: 肩部  
就诊科室: 创伤骨科  
症状: 疼痛   功能障碍   夜间痛  
多发人群: 运动员   工人   农民  
治疗手段: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 康复治疗
并发疾病: 粘连性肩周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肩痛是撞击症的最主要症状。原发性肩峰下撞击症常有夜间痛。肩峰下撞击症疼痛位于肩前外侧,肩外展上举可引起疼痛;喙突下撞击症疼痛位于肩前内侧,多发于肩前屈内旋位;继发性撞击症(内撞击)位于肩后方,多出现于过顶运动时,如投掷运动员。体格检查可见关节活动度、肩袖肌力、撞击征和盂肱关节稳定性异常;撞击试验试验阳性。

病因

任何改变肩峰下间隙的情况均可造成肩峰下撞击症,随着年龄的增大,退行性改变进展成为了最主要的原因。肩峰退变导致骨刺形成,肩袖退变导致炎性水肿,这些都会造成肩峰下间隙的直接或间接变小,导致撞击症。尤其在网球运动员、投掷运动员以及游泳运动员中更常见。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2.X光片:肩关节前后位、腋位和冈上肌出口位的X线平片,观察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峰的形状异常。
3.肩关节核磁共振(MRI):除上述之外和可明确是否合并肩袖损伤等软组织损伤等。
4.关节镜:可见肩峰下表面由于撞击产生的纤维磨损或相对面的肩袖磨损或撕裂,具有确诊价值,同时可以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诊断

详细的询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基本上可以诊断。肩峰下撞击症患者常常会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诉,在做过顶运动时,疼痛加重,甚至会影响到您的睡眠。运动医学医生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查诱发这种疼痛来辅助确诊,X片在进行诊断的时候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刺以及骨刺的大小、形态,肩峰下间隙的大小。MRI还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信息,进一步评估肩袖的形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肩袖的撕裂还是仅仅肩袖的水肿、损伤程度为几度等等。

治疗

1.保守治疗方法有:非甾体抗炎药物;封闭注射;理疗;运动康复训练等。
2.手术治疗:对于经过3-6月正规治疗无效的病例,可选择肩峰下减压手术治疗(有传统切开手术和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手术两种)。肩关节镜下手术因为微创、效果可靠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选择。

预后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适当的功能锻炼, 通过这样的科学运动治疗,不仅缓解了症状,患者还学会了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有效的避免了症状复发,预后良好。

预防

运动前养成热身的习惯,适当的拉伸,避免外力损伤,运动后适当热水淋浴促进血液循环。适当的肌肉锻炼可以稳定肩关节。

健康问答

  • 肩峰撞击症预后怎么样?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适当的功能锻炼, 通过这样的科学运动治疗,不仅缓解了症状,患者还学会了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有效的避免了症状复...发,预后良好。下拉查看详情

科普文章

参考资料

何仿 卜海富 李苏皖 马骋 肖海军 曹东 钱齐荣 苟三怀 健康人及肩峰撞击症患者肩峰下空间宽度的三维测定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8卷第1期,1-4页.

占新华 李孟军 王东 冯志 肩峰撞击症与喙肱压迫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 第30期 239-240页 共2页.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24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8年08月02日 23: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