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也称布鲁菌病、波状热,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是动物;主要发生在牧区,可通过皮肤及黏膜接触式传播。
别名: 布鲁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  
英文名: brucellosis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发热   关节痛   乏力   多汗  
多发人群: 牧区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布氏杆菌病临床分期为潜伏期、急性期和慢性期,潜伏期平均为两周,最长能到半年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热、没劲、乏力等,发热主要表现为波状热,体温有上升期,然后自动下降,然后再重新升高,还可能伴有游走性的大关节疼痛,急性期像是重感冒,表现为发高烧,头疼、浑身疼等,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和神经系统症状。

病因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非凡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烧期,每间隔约3天至两周,发烧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故称为波浪热。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数病例更早些。布氏杆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多见。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发热、关节痛、乏力等)。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多,血沉增快,部分患者有血 小板减少。
3、细菌培养: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4、血清学检查 (布氏)
5、特异性核酸检测  检测布氏杆菌DNA,能快速、准确作出诊断。
6、皮内试验  阴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主要是靠细菌学的诊断,也就是说做血培养,或者是骨髓培养,能够培养分离出细菌,或者有一些血清学的诊断,还有一种流行病学调查的时候可能会用布氏杆菌做皮内试验。

治疗

布氏杆菌病的一般治疗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治疗疗要足量、足疗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急性期和慢性期可能伴随并发症,除了一般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并发症还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预后

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预后是良好的。但是如果病人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的不彻底,可能会留下终身残疾。

预防

及时对牲畜进行检疫、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布氏杆菌菌苗等都能有效预防布氏杆菌病。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布氏杆菌病?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及时对牲畜进行检疫、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布氏杆菌菌苗等都能有效预防布氏杆菌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发热 关节痛 多汗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40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2月12日 09:2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