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伏期:罗德西亚锥虫病的潜伏期为2—3周。冈比亚锥虫病的潜伏期较之为长,且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分期:两种非洲锥虫病均可分为三期。
1)锥虫侵入期:被舌蝇叮咬后2—3d,局部可见一小丘疹,并迅速增大,周边皮肤有红斑及水肿,质地较硬并有压痛,称之为锥虫性“下疳”。直径数厘米,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下疳”经2-4周后自行消散。挤压“下疳”溢出的水肿液中有时可见锥虫。
2)锥虫血症期锥虫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冈比亚锥虫病淋巴结病变比罗德西亚锥虫病明显,多见于颈部,特别是颈后三角区;罗德西亚锥虫病以锁骨上、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多见。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1-2cm,质软、活动、无压痛。
此期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或间歇型发热,中间常继以无热期,为时数天或数周,一般多再次发热,感染越重,发热越高,无热期也越短,随着病程推移,发热多逐渐消失。
患者还可出现不同器官损伤,以心肌炎最为严重,罗德西亚锥虫病更为显著。还可有脾肿大,肝肿大伴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可有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病变以及周期性腹泻、贫血、末梢水肿、腹水等表现。
3)中枢神经受累期:表现为脑膜脑炎。罗德西亚锥虫病患者在起病2~3周即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冈比亚锥虫病则出现较晚,常在起病后数月至数年发生。此期患者体重明显下降,头痛变为持续性,反应迟钝,出现嗜睡(夜间兴奋,白天睡眠)。患者性格改变,淡漠、无表情,也可有妄想、狂躁等精神失常的表现。可出现舌唇颤动、肌肉震颤、步态不稳以及癫痫样抽搐。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肌肉强直,嗜睡加重,继之昏睡、昏迷。疾病晚期常伴有厌食,全身瘙痒,重度贫血。
3.两种锥虫病的区别:
两种锥虫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过程有所不同。罗德西亚锥虫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程短。急
性中毒症状较重:例如高热、明显消瘦、迅速衰竭等。易并发心肌炎或继发感染,常在一年之内死亡。但淋巴结病变较轻。脑膜脑炎发生较早,且进展迅速,有时典型的睡眠症状尚未出现即已死亡。
冈比亚锥虫病病情较轻,病程常持续多年,中间可有多次发热。淋巴结病变明显。脑膜脑炎出现较晚,且进展缓慢。有时并无急性期症状即已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