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睾丸损伤

睾丸损伤一般不多见,含义比较多,本词条特指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是由于睾丸和精索本身的解剖异常或活动度加大而引起的扭转,使精索内的血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睾丸缺血、坏死。
英文名: torsion of testis
发病部位: 精索睾丸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男科  
症状: 睾丸萎缩   压痛   红肿   发热   恶心   呕吐   疼痛  
多发人群: 男性   青少年男性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睾丸坏死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睾丸扭转发病突然。典型表现为突发性一侧 阴囊内睾丸疼痛,常在睡眠中突然痛醒。起初为 隐痛,继之加剧并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有 时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病早期患侧阴囊可无红肿,扭转时间超过 12小时可见阴囊皮肤红肿。睾丸明显肿胀,触痛 明显,由于提睾肌痉挛与精索扭转缩短,睾丸向上 移位呈横位,有时睾丸可提升到腹股沟外环口处, 睾丸与附睾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扭转发生时间 较长者,由于局部肿胀严重,睾丸与附睾的界限常 不能触清。

病因

正常情况下,睾丸在阴囊内有一定的活动度。 在下述情况下,睾丸的活动度增加,与睾丸扭转的 发生有关:①睾丸发育不良以及睾丸系膜过长,远端精索完全包绕在鞘膜之内,睾丸悬挂在其中,活动度过大。②睾丸下降不全或腹腔内睾丸,睾丸 呈水平位。附睾仅与睾丸上下极的某一极附 着。正常情况下睾丸鞘膜在睾丸附睾附着处反折,其后方无鞘膜覆盖而直接附着于阴囊壁,限制 了睾丸的过度活动。如果睾丸附睾被鞘膜完全覆 盖,则睾丸在鞘膜腔内的活动度加大。

检查

睾丸扭转患者在血常规检查时可有轻度白细胞增高。超声血流图可灵敏检测睾丸及 精索的血流量,音量大小与血流量大小呈正比。 在睾丸扭转时,血流量减少或消失。而急性附睾 炎时血流量增大。该项检查对睾丸扭转的诊断率 可达81.8%。但在扭转早期,静脉瘀滞而动脉搏 动仍存在时,可造成假阴性。放射性核素检测这一检查已成为睾丸扭转术前诊断的准确依据。有关临床资料证实该项检查诊断的准确 率达94%。扫描显示一侧睪丸血流量减少,则高 度提示睾丸血管受到损害。两侧睾丸扫描情况的对比,不难对本病做出准确诊断。

诊断

青少年患者如没有外伤史而突发一侧阴囊内睾丸疼痛,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不难作出明确诊断。鉴别诊断:绞窄性腹内疝 应特别注意与腹腔内睾丸扭转鉴别。腹内疝具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腹腔内型睾丸扭 转,没有肠梗阻的体征,而且疼痛点比较固定,甚 至在轻柔手法下可触及腹腔内肿大的睾丸。

治疗

睾丸扭转治疗目的是挽救睾丸。挽救睾丸的 关键在于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以及医生首 诊的确诊率。患病后就诊的时间愈早愈好。更重 要的是临床医师对于睾丸突发疼痛者就诊时要想 到睾丸扭转的可能性,一旦明确诊断,尽快予以手 术治疗,这对提高睾丸的挽救率至关重要。做出诊断后要争取时间尽早手术复位,力争 在出现症状6小时内完成手术。在手术探查中, 一旦明确睾丸扭转,应立即将睾丸复位,并用温热 盐水纱布湿敷10-15分钟。若睾丸血循环恢复 良好,色泽转润,应予以保留,并将睾丸、精索与阴 囊内层鞘膜间断缝合固定,以防术后再次扭转,反之则应切除睾丸。

预后

目前的随访研究结果并不令人乐观。
①观察睾丸大小:一般术后随访3 ~6月。 有随访资料表明,术后仍有17% -23%的患者发 生睾丸萎缩。
②性功能:要随访到青春期,一般单 侧睾丸扭转附加对侧预防性睾丸固定者不会有性 功能下降。
③生精功能:也应随访到青春期,约 50% ~ 68%的手术后病人可出现精液异常,这可 能缘于下列因素:单侧睾丸不可能产生两个睾丸 所产生的精子;受损或萎缩的睾丸可产生一些异 常物质并影响对侧睾丸。

预防

青少年平时不要穿太紧的内裤、牛仔裤。避免参加剧烈的预提活动。青春期及其前后的男子如突然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尤其是青少年,应考虑到睾丸扭转的可能,要及时去医院泌尿外科检查诊治。

健康问答

  • 睾丸扭转是什么样的体验?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睾丸扭转一般都是青少年多见,常发生于剧烈运动和夜间(是不是有些奇怪)。因为提睾肌奇特得螺旋形结构,如果解剖结构稍微有点异常或者神经兴...奋度过高都会引起睾丸扭转。 早期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剧痛,碰都不让碰那种,在最早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把扭转的睾丸转回正常位置(这个需要走经验的大夫),在六小时以内一般可以通过手术保住扭转侧的睾丸,超过六小时一般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了。 各位家长和各位男性青少年,如果孩子或自己出现了睾丸疼痛,一定第一时间去泌尿外科进行诊治!第一时间做彩超!下拉查看详情

科普文章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38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4日 19:0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