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呼吸肌疲劳症

呼吸肌由膈肌、肋间肌、腹肌组成,疲劳是指呼吸肌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或)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通过休息而恢复。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常引起呼吸衰竭。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呼吸系统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多发人群: 有基础疾病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并发疾病: 呼吸衰竭 NOS   心力衰竭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呼吸困难是是呼吸肌疲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随体位的改变而加重或减轻。从立位改为前倾坐位时呼吸困难减轻。予无创通气后,呼吸肌得到休息,疲劳缓解,呼吸困难改善。
体征:
1.呼吸浅快,胸锁乳突肌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2.胸腹壁矛盾运动,即吸气时胸腹壁扩张不同步,胸壁向外扩张,腹壁向内凹陷。
3.Hoover征,即膈肌疲劳发生后吸气时胸廓扩张,胸腔负压增加,使已疲劳的膈肌受到向上移动肋骨的被动牵引,出现下肋骨边缘的内陷现象。
4.胸腹呼吸交替,即若干次胸式呼吸后出现数次腹式呼吸,两者交替进行。
5.叩诊肺下界移动范围显著下降。

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
1.中枢神经系统:如四肢瘫痪、脊髓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等。
2.外周神经系统:如危重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糖尿病等。
3.肌肉病变:如杜克肌营养不良、药物相关肌病(皮质激素、肌松剂)、COPD相关肌病、哮喘相关肌病等。
4.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有机磷中毒等。
5.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库欣综合征等。
6.代谢异常:如低镁血症、低钾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7.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等。

检查

1.X线:观察膈肌运动幅度显著下降。
2.肺功能: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下降,可伴有残气量增加。膈肌的严重疲劳可致肺泡通气量下降,最后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
3.最大吸气压:反映全部吸气肌的综合吸气力量,明显下降提示总的呼吸肌疲劳。
4.最大跨膈肌压:反映膈肌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呼吸肌疲劳时,该值明显下降。
5.外源性刺激诱发的压力:可避免主观用力程度不足对最大跨膈肌压测定的影响,也有助于鉴别疲劳的类型。常用膈神经电刺激法和磁波膈神经刺激,与法配合测得的最大跨膈肌压值更客观。

诊断

有呼吸肌疲劳的原发病或高危因素存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查体有呼吸浅快,胸腹壁矛盾运动等,结合辅助检查。诊断可成立。需与呼吸肌无力或麻痹鉴别。本病经呼吸肌休息后,呼吸能力可恢复,后者即使经过休息,亦不恢复。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包括清除痰液、解除呼吸道痉挛、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各个系统的疾病等。
2.对症治疗:
(1)呼吸肌休息:疲劳的呼吸肌休息后能恢复功能。目前通常用正压通气替代或部分替代呼吸肌完成通气。通气的方式可选 用经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对意识不清、欠合作、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气管插管建议人工气道通气。
(2)补充营养:补充营养可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支链氨基酸,同时要注意总热量的各种成分的合理性。
3.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调控呼吸肌功能,可根据情况选 用茶碱类、β受体激动剂、N-乙酰半胱氨酸、呼吸兴奋剂、多巴胺等。
4.康复治疗:重复进行努力吸气和呼气锻炼。呼吸肌功能锻炼主要目标是增加呼吸肌力量和耐力,增强抗疲劳能力。
5.中医中药:如参麦注射液和针灸,起到治疗膈肌疲劳和全身调理的作用。

预后

呼吸肌疲劳,如能及时诊断,通过综合治疗,呼吸功能可得到恢复。如未能及时诊断,有效处理,可因呼吸衰竭而致命。

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起病的诱因,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浅快,胸腹壁矛盾运动等,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及时处理,恢复呼吸功能。

健康问答

  • 呼吸肌疲劳能恢复吗?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 肺科
    呼吸肌疲劳只是呼吸肌在负荷下运动导致的功能障碍,其实就是超负荷劳动,太累了。只要及时发现处理,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加上药物、康复...训练等,呼吸肌疲劳是可以恢复的。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50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3日 11:1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